世界观点:海外研学营供不应求 相似热门路线较疫情前价格涨近七成

2023-06-27 09:11:27    来源:北京商报

暑期将至,研学市场也如预期般迎来高峰。6月26日,北京商报记者在多方走访调查后发现,海外营俨然已成为今年暑期最火的研学项目,且多个热门海外研学路线早在4月底就售罄。在出国研学受捧的同时,海外营的价格也大幅上涨。甚至有相似的热门路线较疫情前价格上涨了近七成。涨价背后既有机票、酒店等项目硬成本的增加,也有行业在过去三年人才大幅流失带来的人力成本增加。而研学市场在走向复苏之际,同样对研学机构的相关接待能力提出新的考验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4月底已封营

“原本计划给孩子报名今年暑假去英国的夏令营,但查了好几家机构,咨询老师说出国的项目都报满了。”北京家长刘平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,想让孩子趁着暑假出去走走的她没想到,今年刚恢复的海外营竟然连报名都困难。

“如果没有合适的项目,我打算带着孩子去英国自由行一趟。”刘平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自己目前正在观望机票和签证,没想到算下来,自由行的花销和在机构报项目价格差不多。

对于刘平遇到的情况,游美营地教育的相关负责人并不意外。据他介绍,今年该机构出国的夏令营项目早在3个月之前就被订完了,尤其是去英国、美国、新加坡、新西兰的项目,早就没有位置了。如果家长想现在报名研学项目,只能在国内项目中进行选择。

游美营地教育小程序显示,目前该机构所有的海外夏令营均处于“报满”状态,项目价格从16800元起到38880元起不等(不含往返机票)。

实际上,像游美这样海外营项目全部售罄的机构远不止一家。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,部分机构甚至从冬天就已开始销售海外暑期营项目。

英孚乐游的工作人员透露,该机构从今年2月底正式开售海外暑期营项目,名额很紧张。“在海外的营地项目已经没有了,今年出国的人特别多,过完年就有家长开始办理,很多海外营项目在今年4月底就已封营。”

有营地的涨得更多

随着出境游的便利程度提升,越来越多机构开始在今年重启海外营项目。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梳理,包括新东方、英孚乐游、游美营地教育等多家机构在内,早早布局今年暑假的国际研学及夏令营线路。

以新东方的国际游学项目为例,在今年暑假推出了新加坡、“法瑞意”、“丹麦+冰岛”、新西兰等多个游学项目,项目时长从7天6晚到14天11晚不等,包含参观博物馆、参观大学等行程。另一家机构英孚乐游则在今年推出了以新加坡、英国、澳大利亚、美国等国家为目的地的游学项目。综合来看,新加坡、英国、美国等国家是今年海外营复苏后的热门目的地。

价格方面,今年出游热情提高,海外研学夏令营的价格也出现水涨船高。“酒店和机票价格都涨了,所以研学和夏令营项目也都涨价了。”某研学机构销售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尤其是有营地的暑期研学项目,涨价受机票、酒店影响比较大。

另一家研学机构的工作人员也表示,很多海外的研学项目从今年才开始重启,很多国际航班的价格较疫情前上涨明显,导致国际研学项目的价格也出现上涨。

北京商报记者对比了新东方曾在2019年寒假推出过的以英国为目的地的游学产品及今年暑假推出的“法瑞意”三国游学产品。这两款产品目的地和时长存在相似之处。

2019年2月,新东方单独前往英国的游学项目价格为33900元,优惠后为31900元,项目时长为12天;2023年暑假,新东方“法瑞意”三国游学产品价格为57800元,项目时长同样为12天。尽管后者前往的国家更多,时间更为热门,但同样是欧洲行,后者的价格要比前者高出70%。

中小机构出局以后

除了机票和酒店等硬成本的增加导致海外营价格高涨,相关中小机构的出局也导致了市场供给方有了更多的议价空间。

研学行业观察者桑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随着出游限制的减少,研学机构目前大多都处在业务缓慢复苏的阶段。“但也要注意到,很多机构没有熬过这三年,很多研学从业者也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,所以不少机构也面临着缺人的实际情况,这可能导致机构的接待能力下降,相应的产品项目价格也会上涨。”

据某研学机构销售人员透露,从家长们的选择来看,今年多数家长青睐选择时间更长的夏令营及研学产品。“十几天的海外营目前基本都是售罄状态。可能是之前出游的机会太少了,家长和孩子们都很有热情。”而这些时间较长的暑期营及研学项目,也更考验机构的接待能力。

除了面临接待能力的考验,海外营的签证问题也成了悬在机构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据新东方游学的咨询老师介绍,今年封营时间比较早,除报名火爆的因素外,也考虑到了签证问题。“今年的签证不是很好下,而且下签证的时间也比较久,所以我们也预留了这部分时间。”

桑华表示,“从今年海外营的情况来看,各个国家之间的签证政策存在差异。英国的签证情况相对稳定,但有一些欧洲国家的旅游签和团体签的出签速度存在不确定性,签证和接待能力的问题,是家长在今年暑假甄选海外营地时要特别关注的”。

北京商报记者 赵博宇

关键词: